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房产>新闻 正文

制度创新内在驱动 义乌土地制度改革结硕果

发布时间: 2017-08-07 09:39:16 来源: 中国义乌网·义乌商报 作者: 曹晓蓉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中国义乌网8月5日讯(义乌商报记者 曹晓蓉)日前,赤岸镇蒋坑村通过空心村改造取得的宅基地分配权拍卖会由义乌市公共资源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义乌市产权交易所有限公司组织实施公开拍卖,本次拍卖共成交40平方米,每平方米均价3350元。蒋坑村成为了义乌市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以来有偿调剂第一村。

  自义乌市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实施三年来,不仅为发达地区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提供了样板,还为国家修法提供了实践经验,改革实践结出累累硕果:系统设计了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1+7+9”的制度体系;创新宅基地退出方式,实行“集地券”管理;2015年6月26日,颁发了全省首本不动产权证;2015年12月,成功发放全国农村宅基地抵押贷款第一单;2017年5月25日,我市首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地块顺利成交……

  制度创新促改革 城乡发展更协调

  去年9月13日,义乌市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9项细则政策正式印发实施。其中,《义乌市农村宅基地有偿调剂细则(试行)》的实施,规定农村更新改造取得的宅基地分配权在落地之前,权利人自愿退出宅基地的,在确保户有所居的前提下,遵循自愿有偿的原则,可由村级组织统一回购,再通过市场公开配置方式有偿调剂给本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

  《义乌市农村宅基地有偿调剂细则》等9项细则,是义乌市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1+7+9”制度体系中的基础性内容,也是义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制度创新的一个生动样本。制度创新让义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有了广阔的施展空间,让改革成效更加彰显,同时也促进了城乡发展更加协调。

  土地特别是宅基地,事关广大农民群众的核心利益。义乌市在改革实施中紧紧围绕正确处理好农民和土地关系这条主线,坚持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国家城镇化综合试点、农村“三位一体”改革、户籍制度改革、扩权强镇改革等国家级、省级各项改革协同推进,系统破解新型城镇化“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空间在哪里”的问题,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全域城镇化,真正实现了城乡协调发展。改革前,义乌市城镇化率为75%,现在义乌城镇化率为78%。改革推进了农业现代化,组建了市镇两级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和资金互助会,累计发放互助借款贷款超1.8亿元,切实提高了为农综合服务水平。

  让农民“户有所居” 环境改善得实惠

  在城镇规划红线范围内,推进城乡新社区集聚建设。新社区集聚充分让利于民,在规划选址上,把地理位置好、交通便利的地块优先用于农民住房建设;在建设管理上,委托知名公司进行设计,引进品牌企业承担代建,并通过公开招标方式引进优秀物业管理公司,保证居住环境有质的改善,其租金也高于普通农村住宅;在财政补助上,集聚建设项目实行设计代建补助以及拆除旧房奖励、农户过渡补助、物业费补助、各项规费减免等优惠政策。稠江香溪印象100%分房到户,北苑和聚沁园项目、佛堂蟠龙花园项目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城镇规划红线范围外,近郊村按照“零增地”模式实施改造,建设美丽乡村;远郊村实施“异地奔小康”工程,实行下山脱贫。这样既实现宅基地无限扩张向总量控制和逐步减量转变,同时又落实“一户一宅”,实现农村变美。

  通过农村住房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农民宅基地权利有了基础;通过办理农村宅基地房地一体的不动产权证,农民宅基地权益有了法律保障;通过宅基地抵押和转让,农民宅基地权能更加完整。许多农户纷纷表示,办了农村宅基地不动产权证书,权益有了保障,晚上也能睡个安稳觉了。有证的基础上,通过宅基地抵押贷款,使宅基地这一农民最大的沉睡财产显化。农民经商办企业用钱,可以不用求别人担保,只要凭自己的农村住房不动产权证就可以直接到银行办理了,而且利息只有4.53‰,全市24家金融机构均可开展业务办理。目前全市已累计办理不动产宅基地抵押登记116宗,抵押金额达2.27亿元,贷款金额1.63亿元。

  改革提升“获得感” 社会发展后劲足

  宅基地有偿退出、宅基地有偿使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都大大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改革强了村,富了民。截至目前,村级组织获利342646万元,其中,62个村收取有偿选位费303072万元,平均每村4888.26万元;35个村收取有偿使用费8243万元,平均每村235.51万元;56个村“集地券”政府回购收益7960万元,平均每村142.14万元;2个集体经营性用地入市扣除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后收入667万元,平均每村333.45万元;3个村土地征收留地货币化安置收入22704万元,平均每村7568万元。广大农民不仅居住条件改善了、权益保障了,财产性收入也增加了。改革前,义乌农村居民收入25963元,其中人均财产净收入3063元,现在义乌农村居民收入30571元,其中人均财产净收入3630元。

  土地利用更加集约节约。城镇规划红线范围内已建的7个城乡新社区集聚建设项目,人均用地面积由110平方米降至67平方米,经测算,通过城乡新社区集聚建设全市可节约用地3840亩以上;城镇规划红线范围外开展农村更新改造的30个村,人均用地面积由110平方米降至100平方米,经测算,通过农村更新改造可节约用地135亩以上;“集地券”的集中收纳整治,预计可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2000亩以上。

  经济社会发展更有后劲。改革前,义乌GDP为968.6亿元,改革后义乌GDP达1118亿元,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仍保持高速增长,这得益于改革为发展注入新的四大动能:一是城乡新社区集聚建设、农村更新改造、“异地奔小康”工程、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改革举措增加了有效投资。有效投资2015年增长16.9%、2016年增长13.6%。二是允许宅基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农民沉睡的“死资产”变成“活资本”,激活了义乌经济活力。目前义乌全市各类经济主体有34.8万户,比改革前的2014年底增加了20多万户,总量稳居全国县域第一。三是腾退盘活农村建设用地的高效利用,以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促进了经济的转型升级。近两年,义乌先后引进落地了吉利、华灿、瑞丰、木林森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形成了绿色动力小镇、光源科技小镇等现代产业集群,有望再造一个“义乌工业”。四是新社区集聚建设的产业用房成了小微企业“孵化基地”和“创业温床”。

  

  
编辑: 程雄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