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房产>图说房产 正文

守住老屋,留住乡愁

发布时间: 2019-09-16 09:33:11 来源: 人民网 作者:

  73岁的杨国保在位于云南省石屏县异龙镇符家营村的家中与放暑假的孙女聊天。

  新华社记者江文耀摄

  一口井、一棵树、一方庭院、一幢老屋,是中国传统村落的典型意象。老屋在陪伴一代又一代人成长的同时,也在风雨洗礼中饱经沧桑。有的年久失修、土墙坍塌,有的屋顶漏水、柱子霉烂,老房屋与古村落日益破败、逐渐消失。2016年以来,由国家文物局倡导的拯救老屋行动在各地推进。在浙江松阳,在云南石屏,在江西金溪,不少凋零衰败的传统建筑再次焕发生机。

  单纯从经济角度看,维修老屋或许还不如重建新房“划算”。但作为古代历史与地域文化的完美标本,民居里的土木结构、榫卯工艺、雕砖画壁,构成了中式建筑的美学意蕴,保留了一代代人的乡愁和记忆。同时,保存着农业文明印记的老屋,还将为现代建筑提供可资借鉴的传统智慧。所以,保护老屋的“形”,实则是传承传统文化的“神”,保留传统村落的“魂”。从这个层面上看,修护老屋不能只算“经济账”,还要算“文化账”。

  拯救老屋的主要目的仍是有效利用,不能停留于粉墙刷漆“表面光”,而应该活态保护。外面修旧如旧,一砖一瓦一梁一柱力图保留传统风貌。里头则要注重实用,既契合当地生活习俗,也要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毕竟,保护古建筑,不等于回到旧生活。在保证安全、不破坏建筑风貌的基础上增加现代生活设施,优化居住环境,才能真正实现老屋的活态保护,让诗意的栖居成为可能。

  在去年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拯救老屋行动被列入乡村文化繁荣兴盛的重大工程。繁荣文化,关键在人。除了政府、村民的参与,还需社会各方“动起来”,为老屋积攒人气;除了家庭居住外,也不妨在闲置的老屋中发展乡村旅游,借助民俗文化、地域特色寻找传统建筑活化利用的多元途径,为乡村振兴鼓劲助力。我们期待:传统与现代织成令人神往的诗画田园,保留住我们的乡愁。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编辑: 程雄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