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建言加快城市更新
让老旧街区智慧起来精准发力改造老旧小区
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开展城市更新行动,“加快街区更新步伐,推动老旧厂房、低效产业园区、老旧低效楼宇提质增效”。对此,代表们纷纷结合自身工作,积极建言献策。
目前,北京核心城区内的古建筑和众多老旧街区,普遍存在配套服务设施缺乏与老化、停车位稀缺、智能化公共服务不足等问题,这与智慧城市建设及城市数字化转型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市人大代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焦力表示,利用智慧化手段对老城区的街区进行改造升级,变得更加迫切。
通过走访调研,焦力发现,传统老街区里普遍存在现代化建筑群与古建筑并存、人口密度大、业态丰富的特点。为此,他发挥自身专长,提出一系列智慧化升级改造建议,比如,在对一些年代久远已经老化的基础设施如地下管线更新的同时,加以信息化、网络化改造,为这些基础设施加装智能传感器,并实现联网。
“以传感器布设带动智能化改造,实现既能‘监’又能‘控’。”焦力建议,要逐步完善传统街区的市政、交通、街区、文物、垃圾分类运输等信息管理平台,通过平台构建集监测、预警、控制为一体的基础设施智慧感知系统,实现对建筑社区、街区等不同空间尺度城市运行状态的实时感知与响应,“尤其要加强重要文物周边、历史文化街区、旅游景点、交通枢纽等重点区域的信息化建设”。
市属企业是街区更新的重要参与者。在市人大代表、首开集团首华物业金顶街项目部经理刘婵看来,近年来本市开展老旧小区有机更新工作,通过硬件改造和软件提升,为传统街区增添了活力。刘婵建议,物业服务单位在加快补齐城市公共服务短板方面要承担更多责任,在街区更新过程中探索整合“物业+”服务模式,提供多业态便民服务,增加居民和物业间的黏性,提高居民幸福感和获得感,相关部门要加大对此类项目的支持力度。
市人大代表、首旅集团总经理白凡说,在城市更新中,很多企业面临着资金需求与回报周期、规划管理端政策支持等不匹配的现实问题。他建议,以“政府引导、国资参与、企业运营”的方式管理和运营低效资产,由政府组建完成区属街区建设管理平台公司,减少企业资金压力,并强化金融服务,提供低(贴)息贷款、降低手续费率等。对于积极参与城市更新的市属企业,建议强化对企业的激励政策,在经济效益及资产负债率等考核指标上予以关照。
近年来,北京市稳步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整治,着力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居民的居住条件、生活品质明显改善,但改造中也面临一些难题。
“由于产权情况复杂,部分老旧小区存在公共维修资金缺失、支取使用不便、监管不透明、补建续筹落实难等问题,无法满足公共设施设备更新改造的需求。年久失修使部分老旧小区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市人大代表、首钢矿山街道居民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兼主任安丽娟认为,当前急需完善老旧小区公共维修基金补建续筹机制,推动老旧小区精准提升。本着“民意立项、试点先行”的原则,推进央产老旧小区改造。产权单位弃管的,可由街道、社区牵头,成立自治管理小组,按照“自我管理、自我服务、非营利性、费用均摊”原则,指导居民组织自管自治。同时,探索市场化管理机制,让老旧小区成为环境整洁、管理有序、守望相助、共治共享的和谐家园。
在市人大代表、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冬梅看来,北京老旧小区改造中最大的难点和堵点在于停车。走访调研中,一些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向王冬梅反映,他们一直想建立体车库以解决停车位不足,但少数居民因担心采光受到影响而不同意,导致工作难以推进。
“停车问题确实不好解决,但相关部门还是要下决心、想办法,因地制宜予以破解。”王冬梅认为,老旧小区无序停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问题,建议由相关部门统筹摸底全市老旧小区停车位的缺口需求,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制定改造计划。引入立体车库的问题,可以参考老楼加装电梯的相关做法,从制度上加以规范。另外,相关部门要协助社区协调老旧小区周边写字楼、商场、酒店等单位,将分时段租用停车场真正落实下来。
同时,强化小区物业公司的管理职责,严格规范小区停车,将禁止占用消防通道纳入其服务考核指标,把占用、堵塞、封闭消防通道并拒不改正的行为纳入个人征信体系。